技术资讯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浅谈:亲测:微信新出的重疾险值不值得买? 发布时间:2021-10-22 21:12:24 阅读:次 来源:棉签包装机厂家 1.微信出第一款保险时,二爷憋着尿写了稿子:微信也卖保险了,我为支付宝感到蛋疼…互联网巨头,流量扛把子的微信卖保险,那可是件大事儿啊,举行业瞩目啊。最近,微医保又上了一款重疾险,是跟泰康在线合作的一款一年期重疾。产品宣传如下图:保100种重疾,0-65岁可投保,买一年保一年,可续保至100岁。等待期90天,续保无等待期。费率表如图:在主要年龄段18—34岁,男性,保额50万,一年只要275块-590块。便宜,确实便宜。但所谓树大招风,招风,招风啊...二爷关注的保险公众号,基本都在diss这款产品。想要凭借它打响第二炮的微保,怕是感受到了自媒体深深的敌意。2.这款产品被攻击的点在哪儿呢?我看了几篇文章,总结如下:A.有续保风险如果产品停售,或者发生过理赔就不能续保了。B.不是均衡费率在线表单制作,保费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这两点确实存在。但这不算是微医保的问题,而是所有短期产品的问题。短期险嘛,自然是买一年保一年,如果停售就不能续保。市面上严格意义上保证续保的短期医疗险或重疾险,压根没有。同样,一年期产品基本都采用自然费率。就是保费根据实际年龄的风险发生率而定价。一般5年为一个年龄区间,保费上调一次。而长期险,才采用均衡费率。就是保险公司先根据保障期,核算出总体需要的保费,然后除以缴费年数,每年保费都一样。长期险,可以一次约定保30年,保到70岁,或保终身,一锤子买卖,也就没有所谓的续保问题。但长期险保费比短期险贵。两者完全是不同的产品类别。如果非拿不保证续保和自然费率攻击微医保重疾险,那全体一年期产品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但市面上每年都有新的短期险上线,为啥?受众有需求呀。C.不包含轻症,不包含身故责任这一条纯属搞笑了。一年就几百块,你还非要人家保证续保,保费不能涨,还要有轻症,还要有身故。朋友,平安福要不要了解一下?一年才一万多,还有附加的长期意外险呢...3.怎么看,这些攻击的点都很奇怪。就好比你嫌弃一个红米手机,不是ios系统,没有siri,可不可笑?普通人不懂也就罢了。保险自媒体,但凡有点专业性,都不可能去要求一款短期险要均衡费率,保证续保,还要包含轻症和身故。为啥要这么做?因为利益,因为卖保险的平台是微信啊...人家可以轻松做到:独家产品,更低的保费,更好的服务...其他卖保险的,根本毫无招架之力。能怎么办呢?只能鸡蛋里挑骨头,夸大短期险的种种弊端。客观地说,短期险确实有续保风险,不适合长期保障。但人家就是便宜,杠杆比高呀。短期险适合没有钱证书,又想要健康保障的人。譬如大学生婚礼邀请函h5,刚毕业的年轻人,一年一二百块,保额可以达到50万,用于过渡最nice。50岁以上,如果健康告知能满足,也是不错的选择。短期险也特别适合补充保额。二爷的重疾险配置就是:终身+定期+一年期。长短期搭配,用尽量少的钱把保额做到最高。4.而微医保新出的这款重疾,最大的优势不是保费,而是:投保体验和理赔服务。这款产品的保费详情,保险条款,理赔说明,在产品页都能轻松找到。咨询客服,回复也很快。相比之下,支付宝好像还没学会用户体验四个字怎么写。你可以去支付宝打开好医保试试,保证你找不到客服在哪儿。他家零零总总的保险上了那么多,可是连个搜索功能都没有。每次我写支付宝的保险,基本找产品两小时,找保险条款两小时,找客服,好吧,一天过去了。写微医保就会快很多,不会在找产品,找条款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咨询客服也能马上得到回复。这...就是用户体验啊。另外,这款产品还有个特色理赔服务:在线提交理赔材料免原件,承诺15个工作日赔。唯一可惜的是,这款产品不能智能核保。如果不满足健康告知,就不能买。(微医保重疾健康告知)不过,我发现他家的健康告知,剔除掉了体检异常的部分。只要1年内没有因病住院或手术,6个月内不存在异常症状都算满足要求。相比其他很多重疾的健康告知,还算宽松。条款也更清晰易懂,去除了很多模拟两可的说法。用户对健康告知有任何不确定,直接左下角问客服,相当于人工核保了。5.怎么说呢,在我看来:微信这款短期重疾没啥毛病,体验和服务更是加分项。做为保险自媒体,真没必要跟人较劲。腾讯刚发的财报,还特别提到了微保,可见人家是lu起袖子要干保险了。大势所趋,你阻止不了。硬扑上去吐两口唾沫,只会显得...小气。说到底,腾讯算是克制了。微保搞了这么久,才又上了一款一年期重疾。你非要这里感到失望,那里感到不满意...人家要真的满足你,搞出一款长期重疾...怕是该哭了。 相关阅读 中小盘股势头强基金看法现分歧座人最火29日佛山304不锈钢工业焊管价格行情十二五指明大方向大消费行业前景看好三板卡松科技申请终止股票挂牌暂停转让图证券市场红周刊八月曙光初现九月游刃有余证券市场红周刊徐一钉1月热点指引兔年主线证券市场红周刊大小盘风格转换之争经济转型期结构性牛市将延续证券市场红周刊关注货币政策正常化下的投资机会证券市场红周刊反弹阻力位在3170点附近证券市场红周刊政策调控仍然趋紧市场中线转机或在7月
1.微信出第一款保险时,二爷憋着尿写了稿子:微信也卖保险了,我为支付宝感到蛋疼…互联网巨头,流量扛把子的微信卖保险,那可是件大事儿啊,举行业瞩目啊。最近,微医保又上了一款重疾险,是跟泰康在线合作的一款一年期重疾。产品宣传如下图:保100种重疾,0-65岁可投保,买一年保一年,可续保至100岁。等待期90天,续保无等待期。费率表如图:在主要年龄段18—34岁,男性,保额50万,一年只要275块-590块。便宜,确实便宜。但所谓树大招风,招风,招风啊...二爷关注的保险公众号,基本都在diss这款产品。想要凭借它打响第二炮的微保,怕是感受到了自媒体深深的敌意。2.这款产品被攻击的点在哪儿呢?我看了几篇文章,总结如下:A.有续保风险如果产品停售,或者发生过理赔就不能续保了。B.不是均衡费率在线表单制作,保费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这两点确实存在。但这不算是微医保的问题,而是所有短期产品的问题。短期险嘛,自然是买一年保一年,如果停售就不能续保。市面上严格意义上保证续保的短期医疗险或重疾险,压根没有。同样,一年期产品基本都采用自然费率。就是保费根据实际年龄的风险发生率而定价。一般5年为一个年龄区间,保费上调一次。而长期险,才采用均衡费率。就是保险公司先根据保障期,核算出总体需要的保费,然后除以缴费年数,每年保费都一样。长期险,可以一次约定保30年,保到70岁,或保终身,一锤子买卖,也就没有所谓的续保问题。但长期险保费比短期险贵。两者完全是不同的产品类别。如果非拿不保证续保和自然费率攻击微医保重疾险,那全体一年期产品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但市面上每年都有新的短期险上线,为啥?受众有需求呀。C.不包含轻症,不包含身故责任这一条纯属搞笑了。一年就几百块,你还非要人家保证续保,保费不能涨,还要有轻症,还要有身故。朋友,平安福要不要了解一下?一年才一万多,还有附加的长期意外险呢...3.怎么看,这些攻击的点都很奇怪。就好比你嫌弃一个红米手机,不是ios系统,没有siri,可不可笑?普通人不懂也就罢了。保险自媒体,但凡有点专业性,都不可能去要求一款短期险要均衡费率,保证续保,还要包含轻症和身故。为啥要这么做?因为利益,因为卖保险的平台是微信啊...人家可以轻松做到:独家产品,更低的保费,更好的服务...其他卖保险的,根本毫无招架之力。能怎么办呢?只能鸡蛋里挑骨头,夸大短期险的种种弊端。客观地说,短期险确实有续保风险,不适合长期保障。但人家就是便宜,杠杆比高呀。短期险适合没有钱证书,又想要健康保障的人。譬如大学生婚礼邀请函h5,刚毕业的年轻人,一年一二百块,保额可以达到50万,用于过渡最nice。50岁以上,如果健康告知能满足,也是不错的选择。短期险也特别适合补充保额。二爷的重疾险配置就是:终身+定期+一年期。长短期搭配,用尽量少的钱把保额做到最高。4.而微医保新出的这款重疾,最大的优势不是保费,而是:投保体验和理赔服务。这款产品的保费详情,保险条款,理赔说明,在产品页都能轻松找到。咨询客服,回复也很快。相比之下,支付宝好像还没学会用户体验四个字怎么写。你可以去支付宝打开好医保试试,保证你找不到客服在哪儿。他家零零总总的保险上了那么多,可是连个搜索功能都没有。每次我写支付宝的保险,基本找产品两小时,找保险条款两小时,找客服,好吧,一天过去了。写微医保就会快很多,不会在找产品,找条款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咨询客服也能马上得到回复。这...就是用户体验啊。另外,这款产品还有个特色理赔服务:在线提交理赔材料免原件,承诺15个工作日赔。唯一可惜的是,这款产品不能智能核保。如果不满足健康告知,就不能买。(微医保重疾健康告知)不过,我发现他家的健康告知,剔除掉了体检异常的部分。只要1年内没有因病住院或手术,6个月内不存在异常症状都算满足要求。相比其他很多重疾的健康告知,还算宽松。条款也更清晰易懂,去除了很多模拟两可的说法。用户对健康告知有任何不确定,直接左下角问客服,相当于人工核保了。5.怎么说呢,在我看来:微信这款短期重疾没啥毛病,体验和服务更是加分项。做为保险自媒体,真没必要跟人较劲。腾讯刚发的财报,还特别提到了微保,可见人家是lu起袖子要干保险了。大势所趋,你阻止不了。硬扑上去吐两口唾沫,只会显得...小气。说到底,腾讯算是克制了。微保搞了这么久,才又上了一款一年期重疾。你非要这里感到失望,那里感到不满意...人家要真的满足你,搞出一款长期重疾...怕是该哭了。